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建院之初,现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升本)三个专业。我系拥有电子信息类实验室6500平方米,设备3700台,并且与10多家省内著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实验、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本系具有鲜明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所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一、学制:四年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精神和素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在通信工程领域掌握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在该专业领域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网络和各类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四、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1.1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修养、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具有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2 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与开发能力;具有系统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3 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和实施通信工程领域工程试验的能力,可参与相关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 2.4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初步具备通信工程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以及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工程设计与分析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或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2.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基础能力。 2.6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能正确认识通信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保、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2.7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8 掌握1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2.9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主要课程 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计算机通信、电路分析、模拟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微机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 |
一、学制:四年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精神和素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掌握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在该专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电子系统设计、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和各类电子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四、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1.1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修养、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具有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2 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与开发能力;具有系统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3 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和实施电子信息领域工程试验的能力,可参与相关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
2.4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初步具备电子信息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以及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工程设计与分析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或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2.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基础能力。
2.6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能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保、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2.7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8 掌握1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2.9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主要课程
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图像处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
一、学制:二年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精神和素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在通信工程领域掌握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在该专业领域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网络和各类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生产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四、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1.1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修养、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具有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2 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与开发能力;具有系统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3 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和实施通信工程领域工程试验的能力,可参与相关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
2.4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初步具备通信工程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以及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工程设计与分析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或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2.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基础能力。
2.6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能正确认识通信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保、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2.7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8 掌握1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2.9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主要课程
信号与系统、计算机通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